第四十八章 相逢何必曾相识
1
学生刚把锄头、扁担等拿走,预备钟响了。宿舍里还有许多零碎东西,包括蜘蛛网。刘心语可以等下课了叫学生来帮忙,可是等不及,赶紧自己动手。才打扫那么几分钟,汗水就往下滴。
江碧天和白玉心一起上来,江碧天说:“你不用带眠床来,我叫几个学生去洗了。那张眠床蛮高级的,以前是我在睡。”刘心语说:“谢谢。我本来要去女宿舍扛两片木板。”江碧天向外面看看,低头小声说:“水杰以前在社会混,所以讲话不那么好听。你不要理他。我有课,不能帮你啦。玉心,你要帮刘老师?穿着裙子、高跟鞋,能干什么?”
白玉心说:“我来锻炼身体。”
刘心语连忙说:“妹仔不好干这个......我一会儿就收拾好。”
白玉心戴上口罩,拿一个给刘心语,说:“你也戴上。我听同学讲过,你的办公桌一直是江未已在收拾;你除了教书,啥也干不好。对不对?收拾房间,应该先弄掉蜘蛛网,再打扫,最后用破布揉擦。你比我高,弄蜘蛛网。”刘心语惊奇地说:“这个也要按照顺序?”白玉心笑道:“可见你不懂。”接着一手拿扫帚、一手拿扒斗干起来。
刘心语担心蜘蛛丝乱飞,下楼拿两顶草帽,回来看白玉心正在忙着,便把草帽轻轻放在她的头上。突然,白玉心打扫的状态定格了:弯着腰,左手握扒斗,右手握扫帚,一动也不动。过一会儿,慢慢站直身子,脸上挂着两条泪水。刘心语十分诧异,好像没得罪她,怎么就哭了?白玉心不好意思地说:“我想起几年前上山砍柴,我爸给我戴草帽。”
“喂,快来吃甜筒。”李鸣凤在门边说,“巴掌大的地方,这么久还没弄好?”一只手拿甜筒,一只手拿装着水的大茶杯。
这个时候,甜筒来得正好。刘心语和白玉心放下手里的家伙,白玉心说:“你懒得像头猪,我不相信甜筒是你买的。”李鸣凤笑道:“聪明,真聪明。甜筒是玉凰叫学生买的,水是玉凰叫我拿起来的,给你们洗手。”
刘心语感觉心里暖暖的。
吃了甜筒,刘心语、白玉心继续搞卫生,李鸣凤下楼。
2
放学了,愿儿走走跳跳来到牌楼,白玉心追上了说:“刘老师,天暗暗好像要下雨,我载愿儿先走。”愿儿高兴地下单车上摩托。白玉心载愿儿到刘家的门口,林一音请她进去吃茶。厅里整洁,可是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,寒酸气逼人。白玉心像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似的,有少许不安。林一音笑道:“这些东西从水濒带过来的,是不是看着怪怪?”白玉心笑了笑。
愿儿替妈妈、老师添茶,然后坐在白玉心旁边。林一音说:“愿儿的成绩不好,像我;果儿的成绩好,像‘芋头’。”白玉心说:“啊?我听我嫂讲过,果儿非常聪明、听话,在山香中学出名咯——我嫂是山香中学的老师。哦,果儿是......是你儿子?”林一音二十多岁,果儿十多岁,怎么看也不想一对母子。
林一音说:“果儿是‘芋头’的前妻生的。‘芋头’的前妻叫尺子,非常贤惠,是名副其实的贤人,可惜早早过身了。‘芋头’伤心了好几年,差点没命。”
白玉心甚为感动,当后母不是光彩的事,两人又刚刚相识,而林一音竟然毫无保留地说出来。白玉心轻声说:“谢谢你。”
林一音说:“心好了,什么都会好。”
白玉心点点头,说:“这句话我会记起来,永远记住!这么多年,很多人看不起我,我也看不起自己......只有你和刘老师,把我当成一个正常人,当成姐妹......我很高兴遇到你们。”
白玉心和哥哥嫂嫂住在一起,家离烈士陵园不远。嫂嫂叫江雨亭。哥哥叫白海涛,在城北派出所工作。夫妻对白玉心异常疼爱。
到了星期五,白玉心对愿儿说:“你和果儿明天到我的家来。明天上午九点,我在烈士陵园的偏门等你。”愿儿在她的脸上亲一下。
3
林一音夫妻吃了晚饭经常一起散步,看一看耀眼的路灯,瞟一瞟诱人的时装,感受人车如流水。每次散步都要去烈士陵园。里面有许多花草树木,也有石椅石桌凉亭,可惜灯光不够明亮。刘心语对林一音说:“将来我们有钱了,换上亮亮的中华灯。”林一音笑道:“我发觉你来到这里,精神就特别好。愿儿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愿儿说:“因为爸爸想到了革命烈士流血牺牲。”
这晚特别闷热,风也没丝毫凉意。刘心语、林一音进了烈士陵园,正在找地方乘凉,愿儿指着凉亭说:“爸爸、妈妈,你们看。”凉亭里一个老爷爷坐着,一个老婆婆两手握两支扇子给他扇风,想来是一对夫妻。三人进凉亭,刘心语说:“阿婆,我替你扇一会,好不好?”老婆婆看看三个不速之客,把扇子递过去,问道:“你是老师?”
刘心语愣了一下。林一音笑道:“阿婆怎么看出‘芋头’是老师?平常我跟他一起出门,大家都讲我是老师,他是耕田的。”老婆婆说:“几年来,有十多人帮老头子扇风,大部分都是老师。”愿儿说:“老师心最好,在校务处有东西吃,我长大了要当老师。”老婆婆忽然叹气道:“你真乖。”
稍后,林一音和愿儿替换老婆婆、刘心语。老爷爷似乎在忍受痛苦,没说话。大约过了半个钟头,脸色正常了,说了声“谢谢”。
以后十多天,刘心语、林一音天天遇到这对老夫妻,天气热时替老爷爷扇凉,或十多分钟,或几十分钟。双方渐渐互相熟悉。这对老夫妻都姓杨。老爷爷叫柱子,是老革命干部,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。身上多处受过伤,天气稍热稍冷就会发痛。“革命烈士墓”里面有他的战友,他坚持每天晚上来烈士陵园。家里还有儿子、媳妇、孙子。儿子叫杨仕名,媳妇叫欧阳黛,两人在香城第三中学当老师。孙子叫杨小杰,迷上白粉,戒了两次都不成功。为此,杨仕名和欧阳黛闹得分居。刘心语建议再戒一次,杨婆婆说:“戒不了;前两次用了很多钱,有些钱是跟亲戚朋友借的,还没还清。”刘心语只能叹息。他如果有钱,九成会帮杨小杰戒毒;可是他自己也穷,比杨婆婆还穷。
白玉心有一次在烈士陵园的侧门望见刘心语、林一音,便走过去。谁知到了那里,那两个已经离开。这时杨柱子咳得厉害,白玉心连忙进凉亭。杨柱子一会儿停了咳嗽,不住地喘气。白玉心替他捶背,一边说:“阿婆,看医生吧。”杨婆婆说:“老毛病,等会儿会好的。你跟刘老师、一音相识?”白玉心说:“我和刘老师是同事。你们是亲戚?”杨老婆婆说“不是”。杨柱子又咳起来。白玉心紧张地说:“阿婆,好像不对,快去医院。”杨老婆婆关切地看着丈夫,踌躇不决。白玉心扶杨柱子起来,三人往外走。